特别报道 |团结担当谋划亚太发展新篇章写于习近
栏目:公司资讯 发布时间:2025-10-25 12:09
特别报道|团结担当谋划亚太发展新篇章写于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峰会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之际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标题:团结担当,谋划亚太发展新篇章。这是习近平主席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峰会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时写的。应韩国总统李在明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0月30日至11月1日访问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峰会并对韩国进行国事访问。 APEC是亚太地区层次最高、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经济合作机制。习近平主席以此为平台,高度重视亚太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及时发出了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有力信息。与各方携手应对变化、开拓新局面,继续为促进地区发展、改善人民福祉作出中国贡献。中国把周边国家视为实现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国家安全的优先方向、外交全局的优先方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键。中国致力于深化同包括韩国在内的周边国家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此访期间,习近平主席将同各方共商地区发展繁荣大计,凝聚各方团结合作共识,顺应时代要求,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谋划亚太发展新篇章。我们将凝聚共识,共同制定发展规划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的发展。亚太地区的成功源于我们始终致力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始终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开放的地区主义,始终坚持经济全球化大趋势,坚持互利共赢。 202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书面讲话,总结亚太合作三十年来的成就。亚太地区目前占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经济产出占全球的60%以上以及粮食总量的近一半。它是世界经济最具活力的部门和主要增长引擎,处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前沿。 2013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出席或主持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立足区域发展大趋势,凝聚各方共识,引领亚太合作正确方向。从强调牢固树立亚太命运共同体意识,到坚持互信、包容、合作、共建互利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再到构建开放、包容、创新、成长、联动、合作、共赢的亚太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详细阐述了构建亚太共同体的四大关键挑战。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提出一系列中国倡议,有力促进各方共同发展繁荣。中国与亚太国家以包容性亚太发展理念为引领,不断推动区域一体化和互联互通。根据亚洲开发银行最新发布的《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2025》,亚太地区地区稳定发展,中国正在成为地区一体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如今,中国是亚太地区许多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也是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节点。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对APEC其他国家进出口19.4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57.8%。货运量持续增长,品类不断扩大,包括新鲜水果、纺织品和服装、电子元件和汽车零部件。旺盛的商业需求体现了区域经济活力的强弱。面对旷日持久的地缘政治冲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百年变局导致全球经济“碎片化”的严重影响,APEC面临开放还是封闭、联手还是筑墙的重要选择。对此,习近平主席深刻批示。y指出,“亚太地区的发展靠的是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通有无,而不是对抗、以邻为壑、‘高墙小院’”。他还切实指出,“亚太地区的繁荣发展表明,只有合作才能发展,不合作就是最大的风险,‘分裂’就是‘分裂’。断绝联系对谁都没有好处。”亚太地区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开放则繁荣,封闭则衰落。从坚持高质量落实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到积极推动参与全面先进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进程,再到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谈判,近年来,中国为建设开放型亚太经济不断注入力量。菲律宾亚洲世纪战略研究所所长赫尔曼·劳雷尔表示,习近平主席总能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指明方向,为推动亚太地区发展注入信心和雄心。泰中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维伦·比万帕迪表示,习近平主席倡导的许多理念和倡议已成为APEC最具影响力的思想驱动力,为整个亚太地区稳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建设和平繁荣指明前进方向,我们将不断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友谊,谱写中韩关系新篇章。 合作。 “如果在浮海上挂一张席子,风就会吹到几千公里外。”旧居前庆州有一座韩国诗人崔致远的石碑,上面刻有这首古诗。崔智媛在唐代留学并成为政府官员。 2014年,习近平主席就任国家主席后首次访问韩国时,就提出了这一友好问题,并谈到了中韩两国人民源远流长的友好交往。作为世界和地区重要国家,中方愿同韩方一道,秉持建交初衷,坚持睦邻友好方向,坚持互利共赢目标,共同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发展,增进两国人民利益。习近平主席向南方致信。韩国当选总统李在明6月4日进一步为发展指明了方向中韩关系。不到一周后,习近平主席同李在明总统通电话,强调要维护两国关系大方向,确保中韩关系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韩中城市友好协会会长权基植表示,两国领导人保持战略沟通,为韩中关系指明方向,为经贸、文化、安全等问题作出贡献。我们通过各个领域的合作提供世界一流的设计。健康安全韩中建立的关系超出双边关系范围,对地区和平稳定极其重要,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中韩是近邻,不可分割。自1992年建交以来,两国克服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积极推进各领域交流合作,实现相互成就、共同发展。 2015年,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 2024年,中韩双边贸易额预计将达到3280.8亿美元,增长5.6%。中国连续21年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韩国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韩国美食登上了中国人的餐桌,中国制造的小家电也广泛进入韩国家庭。经贸合作不断提高两国人民生活质量,拓展商业发展可能性。中国对持普通韩国护照想去上海过周末或带父母去张家界的免签试点政策进一步刺激了韩国ans对去中国旅游的热情。 《赵氏孤儿》、《骆驼祥子》等中国经典作品在韩国演出。 “90后”韩国作家金高娥凭借翻译作品荣获中国科幻星云奖。 “艺术魅力——中韩水墨展”在两国举办……中韩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不断拉近两国人民精神上的距离。近日,韩国海岸警卫队李在石在营救中国公民时因公殉职。今年6月,中国湖南张家界司机小波冒着生命危险保护10多名韩国乘客的安全。中韩之间这样的感人故事还有很多,见证和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好邻居犹如黄金”。习近平主席曾用这句话来形容中国的关系与韩国等邻国关系密切。中国始终把周边地区置于外交全局的重要位置,倡导和推动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今年以来,习近平主席的历次出访都写下了这一主题。在国家元首外交引领下,尊重彼此发展道路、支持彼此核心利益、相互战略支持,成为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特点。韩国全球战略合作研究院院长黄在浩表示,习近平主席表示,与周边国家友好、真诚、互利、包容的理念具有战略眼光,为地区国家关系发展指明了道路。中国与周边国家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努力这些成果不仅促进了亚太地区的稳定与繁荣,也促进了世界的稳定与繁荣。越南银行学院高级讲师杜氏秋认为,中国周边外交理念主张通过信任促进安全、通过合作促进繁荣,反对地缘政治争端和派系斗争。这符合APEC包容发展的精神,为亚太合作提供了思想指导。借力亚太,与世界共享机遇中国单位“红薯枝条向四面八方生长,块茎始终生长在基部”。习近平主席曾用“红薯”一词来比喻中国与亚太地区国家携手前进的决心。同样,无论中国发展到什么水平,都会扎根亚太、建设亚太、造福亚太。下巴a 决心利用新形势为亚太国家提供新机遇,坚定支持世界经济加速复苏。 2021年至2024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5.5%,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中共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勾画了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给亚太经济和世界经济带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阿列克谢·马斯洛夫 (Alexei Maslov) 东方学院院长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非洲研究所认为,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将对整个亚太地区产生重大影响,也将成为全球发展的动力。中国正在积极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深化与各利益相关方的产业合作,推动亚太地区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支撑世界绿色转型。按照中国标准设计和建造的印尼雅万高铁,每人每公里仅产生6.9克二氧化碳。这是中国与世界携手共建环保“一带一路”的生动缩影。中国多家新能源汽车企业陆续投资东南亚国家,推动当地绿色产业提升,支持可持续转型全球运输部门。中国正在推动与湄公河国家电网的互联互通,优化跨地区电力配置。这是如何建立清洁能源全球合作的一个鲜明例子。马来西亚智库区域战略研究所副所长陈家兴表示,中国正在本着开放、合作、共赢的态度,把中国智慧和中国技术成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中国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国是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自贸区共有22个,覆盖全国。取消制造业外商投资限制,实行免签入境和过境政策。进行了优化。中国与马来西亚等国开展“两国两园”合作。中国以实际行动推动制度性开放,通过中国大市场有力推动亚太一体化,为全球共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我坚信中国将继续在亚太经济合作中发挥核心和引领作用。中日韩合作秘书长李熙燮表示,中国注重经济创新和开放不仅有利于实现自身增长目标,也有利于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复苏。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表示,中国通过四大全球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和行动,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繁荣,希望中国继续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 “经济世界就像我们周围的太平洋,万千洋流汇聚在一起,将四大洋联结在一起,形成了广阔的心脏和起伏的活力。” APEC水相连、开放合作、同舟共济。作为2026年APEC主席国,中国将与各方一道,转变方向、乘风破浪、凝聚更大力量。我们将共同促进全球共同繁荣,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